來源: | 作者: | 日期:2021-05-29 | 閱讀: 107
什么是規矩? 規矩,是一種存在。
自(zi)然(ran)(ran)規(gui)律是(shi)(shi)規(gui)矩(ju)——四(si)季輪回、物種演化(hua),五運六氣,無不遵(zun)循(xun)著某種自(zi)然(ran)(ran)法則,你得(de)遵(zun)守了,這是(shi)(shi)對自(zi)然(ran)(ran)規(gui)矩(ju)的(de)敬畏。
社會習俗(su)是(shi)規(gui)矩(ju)——行為習慣、生(sheng)活(huo)倫理,包括約定俗(su)成的各種老(lao)理兒,你也不要違(wei)背了,約束你做事的規(gui)矩(ju),這是(shi)你生(sheng)活(huo)在世界上舒(shu)適的基本規(gui)矩(ju)底線(xian)。
規(gui)章(zhang)制度是規(gui)矩——法(fa)律(lv)法(fa)規(gui)、組織(zhi)紀律(lv)、村(cun)規(gui)民(min)約,你同(tong)樣(yang)得(de)遵守(shou)了,這是不可輕易觸碰的社(she)會規(gui)矩高(gao)壓線。
《韓(han)非子·解(jie)老》云:“萬物莫不(bu)有(you)規矩。”
人生(sheng)在世,與人交往,修身養性,處處都離不開規(gui)矩。
懂得規(gui)矩,守住規(gui)矩,和守規(gui)矩的人在一起,才能守住人生。
1、規矩,是一種分寸 中國有句俗話(hua):魚放三日(ri)發(fa)臭,客住(zhu)三天討嫌(xian)。
細(xi)細(xi)品來,很有意(yi)思(si),也很有哲理。
剛(gang)(gang)做出(chu)來(lai)一道魚(yu)肉聞起來(lai)很香,但如(ru)果放上幾天(tian)可就臭了; 到別人(ren)家做客(ke),剛(gang)(gang)開始人(ren)家很歡喜,住的(de)日(ri)子久了,就會惹人(ren)厭。
這就是在(zai)說:凡事不能(neng)過頭。 用孔(kong)子的(de)話講,叫:過猶(you)不及(ji)。
做一件事,過了(le)頭和達不到,這兩種效果其實是一樣的。
古語有云:“處事不(bu)分輕重,非丈夫也。” 一些人之所以能(neng)夠(gou)一路順(shun)風順(shun)水,不(bu)僅僅在于他們(men)的聰明、勤(qin)奮(fen),也在于他們(men)對(dui)人性的洞(dong)察,他們(men)懂得什(shen)(shen)么叫恰如其分,什(shen)(shen)么叫不(bu)偏不(bu)倚,什(shen)(shen)么叫見好就收,一句話(hua),他們(men)能(neng)夠(gou)把握分寸。
周國平先生說:“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志,人際交(jiao)往懂得(de)遵守人與(yu)人之間必要的距離(li)。”
有分寸感的人,說話得(de)體,做事留有余地,讓(rang)人感到親切但又(you)不(bu)(bu)失尊重,自在卻又(you)并不(bu)(bu)疏遠,達到一(yi)種“淡妝濃抹(mo)總(zong)相宜”的境界。
2、規(gui)(gui)矩(ju)(ju),是(shi)(shi)一種教養(yang) 生(sheng)活(huo)中,有很多不成文的(de)(de)規(gui)(gui)矩(ju)(ju),都是(shi)(shi)生(sheng)活(huo)小細(xi)節,說(shuo)是(shi)(shi)規(gui)(gui)矩(ju)(ju),卻能(neng)反映一個人的(de)(de)素質和修養(yang)。
比如: 不(bu)要(yao)在連排(pai)的座位上面,抖腿(tui)!抖腿(tui)!抖腿(tui)! 去唱K如果不(bu)是自己點的歌,即使會(hui),也不(bu)要(yao)搶著唱。 別人在睡覺(jue)的時候,懂得 安(an)(an)靜 二字。 看電影請保持安(an)(an)靜,手機也保持 靜音和安(an)(an)靜 。
在宿舍或公(gong)共(gong)場合、公(gong)交車上(shang)(shang),看視頻(pin)、聽音(yin)樂和(he)玩游戲等,請戴上(shang)(shang)耳機! 在地鐵上(shang)(shang),不要一個(ge)人(ren)靠著扶欄,請給(gei)別(bie)人(ren)的手留(liu)個(ge)位(wei)置。
古(gu)人說:泰山不拒細壤(rang),故能成(cheng)其高;江(jiang)海(hai)不擇細流,故能就其深。
教養(yang)和(he)文(wen)化是兩回事(shi),有(you)(you)的人很有(you)(you)文(wen)化,但(dan)是很沒教養(yang),有(you)(you)的人沒有(you)(you)什么太高的學歷和(he)學識,但(dan)仍(reng)然(ran)很有(you)(you)教養(yang),很有(you)(you)分寸。
教養決定了(le)一個人的生命層(ceng)次。
良好的教(jiao)養(yang)從(cong)來(lai)不是(shi)一蹴而就的,它并非單純的禮貌,而是(shi)文化(hua)的積累,和習慣的養(yang)成。 守(shou)規(gui)矩是(shi)最(zui)基本的教(jiao)養(yang)。
3、規矩,是一種原(yuan)則 嚴遵曾(ceng)言(yan):“心如(ru)(ru)規矩,志如(ru)(ru)尺衡,平靜如(ru)(ru)水,正直如(ru)(ru)繩。”
一個人有原則,有規矩(ju),才能內心方(fang)正(zheng)平(ping)靜(jing)。
李(li)女士是低保戶,早些(xie)年得(de)了一場重(zhong)病(bing),丈夫常(chang)年疾病(bing)纏身,無法(fa)從事重(zhong)體力(li)勞(lao)動。
夫妻倆經營一個只(zhi)有一平方米多的攤位,靠買賣雞(ji)蛋(dan)、干貨、面(mian)條(tiao)等維持(chi)生計。 起早貪黑、辛辛苦苦一天,也只(zhi)有50元左右的收入。還有一個孩子大學(xue)剛畢業,目前在家里待業。
一(yi)天,她在(zai)攤(tan)位不(bu)(bu)遠處(chu),撿(jian)到(dao)一(yi)個錢(qian)(qian)包(bao),看到(dao)里面有幾千元現金、銀(yin)行卡及身份證(zheng)等,就立(li)(li)即(ji)聯系失主(zhu)來(lai)認(ren)領。 失主(zhu)拿(na)回了錢(qian)(qian)包(bao)后,立(li)(li)即(ji)從包(bao)里拿(na)出一(yi)沓錢(qian)(qian)感謝(xie)她。 但卻被她斷言謝(xie)絕(jue): “這只是件小事,這不(bu)(bu)算啥;再(zai)說(shuo),如(ru)果我(wo)想要你這錢(qian)(qian),那還(huan)不(bu)(bu)如(ru)當初撿(jian)到(dao)的(de)錢(qian)(qian)不(bu)(bu)還(huan)給你。 所以這錢(qian)(qian)不(bu)(bu)能要,拿(na)了你的(de)錢(qian)(qian),我(wo)就對(dui)不(bu)(bu)起(qi)自己的(de)良心。”
孟(meng)子說:“仰不愧于(yu)天,俯不怍(zuo)于(yu)地(di)。” 一(yi)個(ge)人(ren)在得(de)意時(shi),堅(jian)守(shou)(shou)原(yuan)則可(ke)能是(shi)名(ming)譽使然(ran),但(dan)他在失意時(shi)依舊堅(jian)守(shou)(shou)原(yuan)則,那就是(shi)真正的善良(liang)。 原(yuan)則不是(shi)不通(tong)人(ren)情,也不是(shi)對(dui)外界的敵意,而是(shi)一(yi)個(ge)人(ren)對(dui)自己的規(gui)范。 守(shou)(shou)得(de)住原(yuan)則,才(cai)守(shou)(shou)得(de)住那份心安。
4、規(gui)矩,是一種底線 人有境界,也有底線。
境(jing)界給人以光(guang)明的(de)前景和(he)希望,底(di)線則是人賴(lai)以生(sheng)存的(de)基本保障。 易中天(tian)認為底(di)線比境(jing)界更重要。 一個人沒有(you)(you)境(jing)界,頂多差勁一點,但沒有(you)(you)底(di)線就會出(chu)大問題。 他這樣表白自(zi)己:“我確實(shi)沒什(shen)么境(jing)界,但我有(you)(you)底(di)線,我是個‘底(di)線主義(yi)者(zhe)’。”
一個人,沒了底(di)線,就什(shen)么都敢(gan)干。一個社會,沒了底(di)線,就什(shen)么都會發生(sheng)。 孟(meng)子曰:“人有所不為(wei)也,而后可(ke)以有為(wei)也。”
中國第一(yi)(yi)位田(tian)園(yuan)詩人(ren)陶淵明才華橫溢(yi),卻徘徊于(yu)仕與耕之(zhi)間,后來干脆歸隱田(tian)園(yuan)。 這(zhe)一(yi)(yi)切,源于(yu)他不愿(yuan)打(da)破(po)自(zi)己(ji)的底線。
陶淵(yuan)明(ming)清正廉明(ming),從(cong)不(bu)攀(pan)附權貴,也絕不(bu)阿諛(yu)奉承(cheng)。 而是選擇(ze)一生堅(jian)守原則,把才華賦于詩中,流芳百世。 守住底線(xian),不(bu)僅在于做(zuo)了多(duo)少事,更在于明(ming)白哪些(xie)事做(zuo)不(bu)得。
5、規(gui)矩,是(shi)(shi)一(yi)種人品 人品是(shi)(shi)最高的學(xue)位,德與才(cai)的統一(yi)才(cai)是(shi)(shi)真正的智慧(hui),真正的人才(cai)。
有才不如(ru)有德(de),有錢不如(ru)有品。
幾年前,白巖松在(zai)采(cai)訪季羨林(lin)的(de)時(shi)候,曾聽到(dao)一個(ge)真實(shi)的(de)故事。
有一(yi)年秋天,北大(da)新(xin)學期(qi)開始了,一(yi)個外(wai)地來(lai)的學子(zi)背(bei)著大(da)包小包走進了校園,實在(zai)太累了,就把(ba)包放在(zai)路邊。
這時正(zheng)好一(yi)位老人(ren)走來,年輕學子就拜托(tuo)老人(ren)替自己看一(yi)下包,而(er)自己則輕裝去(qu)辦理各(ge)種手續。 老人(ren)爽快地答應了。
近一個小時過去,學子(zi)歸來,老人還(huan)在(zai)盡職盡責地看(kan)守(shou)。 謝過老人后,兩人分別。 幾日后是北大的(de)開學典禮(li),這位年(nian)輕的(de)學子(zi)驚訝地發現(xian),主席(xi)臺上就(jiu)座的(de)北大副校長季羨林,正是那一天替(ti)自己(ji)看(kan)行李的(de)老人。
白巖松(song)感嘆(tan)說: “我不知道這位(wei)學子(zi)當時是(shi)一種怎(zen)樣(yang)的(de)(de)(de)(de)心(xin)情,但在我聽(ting)過這個(ge)故事之后卻強(qiang)烈地(di)感覺到:人(ren)(ren)品(pin)才是(shi)最(zui)高(gao)的(de)(de)(de)(de)學位(wei)。” 你是(shi)什么樣(yang)的(de)(de)(de)(de)人(ren)(ren)品(pin),就(jiu)決定(ding)了(le)你的(de)(de)(de)(de)人(ren)(ren)生能(neng)達到怎(zen)樣(yang)的(de)(de)(de)(de)高(gao)度。 為(wei)人(ren)(ren)規矩(ju),品(pin)行(xing)自然(ran)端正(zheng),就(jiu)算前路再窄(zhai),也(ye)能(neng)越(yue)走(zou)越(yue)寬。 相反,那些一門心(xin)思(si)走(zou)捷徑(jing)的(de)(de)(de)(de)人(ren)(ren),遲早會斷(duan)送在自己(ji)的(de)(de)(de)(de)心(xin)機里。 無視規矩(ju)的(de)(de)(de)(de)人(ren)(ren),注定(ding)寸步(bu)難行(xing)。
6、淮南(nan)子曰:“矩不(bu)正,不(bu)可為方(fang);規不(bu)正,不(bu)可為圓。”
國(guo)有國(guo)法,家(jia)有家(jia)規(gui),生而為(wei)人,不(bu)可漠視規(gui)矩。
也許你會(hui)認(ren)為(wei)守(shou)規矩(ju)可能會(hui)很吃虧,但是(shi)實(shi)際上(shang),這個世界其實(shi)很公平(ping)的(de)(de),守(shou)規矩(ju)才是(shi)最穩妥的(de)(de)一(yi)條路(lu)。 不守(shou)規矩(ju)的(de)(de)人確實(shi)會(hui)在(zai)短期上(shang)獲得利益(yi),但是(shi)從(cong)他不守(shou)規矩(ju)的(de)(de)那一(yi)刻(ke)開始也會(hui)為(wei)此付出慘痛的(de)(de)代價。
規(gui)矩,就是一(yi)種修行。 “仰(yang)不(bu)(bu)愧(kui)天(tian),俯不(bu)(bu)愧(kui)人(ren),內(nei)不(bu)(bu)愧(kui)心”,每日三省,自我完(wan)善,才是對生命的(de)尊(zun)重(zhong)
上一篇:簡 訊